临床大分子生物分析时,一开始用的 ELISA 方法,ADA 阳性率很高,后来改成 MSD 方法后,ADA 阳性率降低很多。两个方法都验证了。想请教下 1. 从科学角度可能有哪些原因导致不同方法结果相差很大;2. 从合规和科学的角度这种情况报告结果时该如何取舍;3. 这种改变方法的情况有没有相关指导原则可以参照。
免疫原性分析具有一定的假阳性率,但需规避出现假阴性。
方法建立时应尽可能选择与待测样本相同或相近的自然样本群,应根据需求对所选择的方法进行优化。样本(通常是血清或者血浆)中可能含有影响检测的成分,可导致产生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,和/或对抗体含量产生错误评估。例如补体成分或补体受体、甘露糖结合蛋白、Fc受体、可溶性的靶分子及类风湿因子。应采用经确证合理的方法以减少基质效应的潜在影响。
一开始用的 ELISA 方法,ADA 阳性率很高,需结合实际情况,科学判断是否存在假阳性的情况。
和ELISA法相比,MSD由于其电化学发光原理,可以将许多非特异性信号排除,基质效应较小。可能是因为消除了基质效应的原因,所以改成 MSD 方法后,ADA 阳性率降低很多。
排除人员操作以及仪器状态的影响,ELISA和MSD是两个不同的分析平台,两种分析过程中用到的关键试剂、阳性对照品可能不同,分析方法的灵敏度也可能不同,导致分析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,还需结合实际情况(如阳性样品的滴度、对照组及给药前样品是否有阳性、特异性指标的验证情况等)具体分析。
针对样本的分析方法变更,实验室应先变更样本分析方案,描述变更原因;并且在样品分析报告中详细描述分析方法的变更以及复测的原因,并对最终的结果取舍给出合理的解释。数据取舍及具体申报要求可咨询药品监管部门。
可参考的指南如下:
· Guidance for Industry Immunogenicity Assessment for Therapeutic Protein Products
· Immunogenicity Testing of Therapeutic Protein Products —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Assays for Anti-Drug Antibody Detection
· 生物样品定量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